來源:齊魯網
2017-01-07 16:32:01
齊魯網濟南1月7日訊 2016年的最後一天,乒超總決賽在合肥落幕,但圍繞在乒超本身的話題一直不斷,國乒再次走紅,乒超聯賽卻繼續冠名裸奔;球市火爆,俱樂部卻從中難尋收益,如何更好的進行聯賽市場化、人才職業化以及運營商業化的改革,成為聯賽最頭疼的問題。
2016年底,對關注乒乓球一個賽季的球迷來說,最鬧心的莫過於“總決賽換場地”,先是聯賽承辦方中奧在線發布消息,稱總決賽將在遼寧鞍山進行,迷妹們定好了球票、機票和酒店,正準備啟程的時候卻迎來兜頭一盆涼水,被告知總決賽的舉辦場地換成了合肥。球迷勞民傷財,媒體目瞪口呆,官方直到開賽前都沒給出合理解釋。
我們還沒有形成特有的聯賽商業模式,總決賽開打前一星期才定下舉辦地,這都是乒超還需要總結的地方,每個賽季也都在找適合乒超的商業模式,但目前也還沒有一個更完善長遠的規劃,尤其是和中超、CBA相比,在商業模式方麵還有很大的不足。
如今乒超有了更多有意向加入體育產業發展大潮的企業,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乒超繼續下去,但每次聯賽推進的背後,依然是高額的燒錢行為,能否持久下去,仍是個問題。在乒超引入了摘牌製後,各大金主俱樂部紛紛砸重金搶購特級運動員,商業開發、門票、代言等利益看似誘人,卻又霧裏看花遙不可及。有球星的場次上座率幾乎爆滿,但票房卻十分慘淡,因為很多是企業贈票。
乒超的存在,能夠鍛煉一支俱樂部隊伍,能夠讓更多的運動員有球打,讓他們提高收入,讓球迷們近距離地有球看,我覺得這就是現階段解決掉的問題了。
奧運年帶火了乒超聯賽,但同時也壓縮了乒超比賽時間,一周雙賽的賽程不隻讓球迷疲於奔命,球員們也得不到一絲喘息時間。在短短兩個月時間內,俱樂部對運動員擁有短暫使用權,但是球員的肖像權卻仍歸中國乒協所有,即使是俱樂部讚助商也不能讓自己讚助的球員為企業代言廣告。高投入下的未知回報難免打擊投資熱情,於是今年成為了繼2014賽季之後乒超再次沒有冠名商的又一年,如何扭轉這種“虧本賺吆喝”的局麵,讓聯賽商業化、職業化、可持續化,都是中國乒協應該去積極探索解決的問題。
想爆料?請登錄《陽光連線》( http://minsheng.iqilu.com/)、撥打新聞熱線0531-66661234或96678,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(@齊魯網)提供新聞線索。齊魯網廣告熱線0531-81695052,誠邀合作夥伴。